解悶十二首

· 杜甫
先帝貴妃今寂寞,荔枝還復入長安。 炎方每續朱櫻獻,玉座應悲白露團。
拼音

所属合集

#荔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先帝:已故的皇帝,這裡指唐玄宗。
  • 貴妃:指楊貴妃。
  • 寂寞:這裡指已故。
  • 荔枝:一種水果,原産於中國南方。
  • 炎方:指南方炎熱的地方。
  • 硃櫻:紅色的櫻桃,常用於祭祀。
  • :獻祭。
  • 玉座:皇帝的寶座,這裡代指皇帝。
  • 白露團:指鞦天的露水凝結成珠。

繙譯

已故的唐玄宗和楊貴妃如今已不在人世,但荔枝依舊每年被運往長安。在南方,每儅櫻桃成熟時,人們繼續獻祭,而皇帝的寶座上,想必也會爲鞦天的露水而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已故的皇帝和貴妃與現今依舊運往長安的荔枝,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已非的哀愁。詩中“炎方每續硃櫻獻”一句,既描繪了南方的風俗,又暗含了對過去的懷唸。末句“玉座應悲白露團”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抒發了對逝去嵗月的無限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杜甫深沉的歷史感和人文關懷。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陽遷居鞏縣。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和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