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磯頭: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 嫋嫋: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
- 波無際:波濤廣闊無邊。
翻譯
湖邊有一位老人坐在突出的岩石上,湖中的桃花隨着流水漂走。 竹竿輕輕搖擺,水面廣闊無邊,不知道是哪個魚兒吞下了我的魚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老人在湖邊垂釣的情景,通過「湖上老人坐磯頭」和「竹竿嫋嫋波無際」的描寫,展現了老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詩中「湖裏桃花水卻流」一句,既描繪了湖光山色的美景,又隱喻了時光的流逝。結尾的「不知何者吞吾鉤」則帶有一種哲理意味,表達了人生中機遇與未知的不可預測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思考。

常建
唐代詩人,字號不詳,祖籍邢州(今邢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大曆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詩現存不多,其中《題破山寺後禪院》較爲著名。
► 5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