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書事十首

· 方回
菜梜朝酲後,茶甌午困前。 入簾禽避彈,升竈蟻求羶。 觀物因多感,謀生各務全。 蠶登新麥賤,田叟荷皇天。
拼音

所属合集

#五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菜梜(cài jiǎ):一種用竹子或木頭製成的盛菜器具。
  • 朝酲(cháo chéng):早晨醉酒後的狀態。
  • 茶甌(chá ōu):古代用來盛茶的器皿。
  • 午困:午後的睏倦。
  • 入簾禽:飛入簾內的鳥。
  • 避彈:躲避彈弓或箭矢。
  • 升竈蟻:爬上竈臺的螞蟻。
  • 求羶(shān):尋找食物的香味。
  • 觀物:觀察周圍的事物。
  • 謀生:設法維持生活。
  • 蠶登:蠶開始吐絲作繭。
  • 新麥賤:新收穫的麥子價格低廉。
  • 田叟(sǒu):老農。
  • 荷皇天:感謝上天的恩賜。

翻譯

早晨醉酒之後,用菜梜盛菜;午後睏倦之時,用茶甌品茶。 飛入簾內的鳥兒躲避彈弓,爬上竈臺的螞蟻尋找食物的香味。 觀察周圍的事物,因多感而思索;設法維持生活,各有所務。 蠶開始吐絲作繭,新收穫的麥子價格低廉;老農感謝上天的恩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夏時節的田園生活,通過細膩的觀察和生動的描繪,展現了自然界和人類生活的和諧共處。詩中「入簾禽避彈,升竈蟻求羶」等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爲和情感,增強了詩歌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同時,通過對農事活動的描寫,表達了對勤勞生活的讚美和對自然恩賜的感激之情。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