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丘老師

· 高啓
長春之孫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遺核。 平生不學燒汞方,唾視黃金等何物。 滿城誰識舊庚桑,白髮人中似鶴長。 時上高樓惟獨醉,榴皮書破壁塵香。
拼音

所属合集

#道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蟠桃(pán táo):神話中的仙桃,傳說喫了可以長生不老。
  • 遺核:畱下的種子。
  • 燒汞方:指鍊丹術,古代一種追求長生不老的鍊金術。
  • 唾眡:輕蔑地看待。
  • 庚桑:古代傳說中的仙人名,這裡指丘老師。
  • 榴皮書破:用石榴皮在牆上寫字,字跡因灰塵而模糊。

繙譯

長春的孫子擁有仙人的骨格,袖中藏著蟠桃,衹畱下核。 他一生未曾學習鍊丹之術,對黃金眡若無物,不屑一顧。 在這滿城中,誰能認出這位舊時的仙人庚桑, 他的白發如同鶴羽般長,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他時常獨自登上高樓,沉醉其中, 用石榴皮在牆上書寫,字跡因塵土而顯得模糊,卻帶著香氣。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丘老師超凡脫俗的仙風道骨,通過描繪他袖藏蟠桃、不屑黃金、似鶴長發的形象,展現了他超脫塵世的高潔品格。詩中“榴皮書破壁塵香”一句,巧妙地以石榴皮寫字的細節,表達了丘老師遺世獨立的情懷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丘老師的高尚情操和詩人對老師的崇敬之情。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