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時維孟冬夕,天氣悽以清。
寒飆入高樹,霜露浩且盈。
起視夜何其,河漠見參橫。
蟋蟀入我牀,蛩螿草間鳴。
逝節何迅速,感時偏多驚。
脈脈步前除,中抱不自明。
良晤何悠悠,胡以慰我情。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孟冬:農曆十一月,冬季的開始。
寒飆:寒冷的風。
霜露:霜和露水。
漠:廣闊。
蟋蟀:一種昆蟲,古代認爲它的叫聲預示着秋天的結束。
蛩螿:古代認爲它的叫聲預示着春天的到來。
逝節:時間的流逝。
脈脈:形容眼神含情。
良晤:美好的相遇。
翻譯
在孟冬的夜晚,天空清冷而淒涼。寒風呼嘯着吹進高高的樹梢,霜露在樹葉上凝結成層。擡頭望去,夜色如何深沉,河面上的寒冷月光橫跨其中。蟋蟀跳進我的被窩,蛩螿在草叢中鳴叫。時間流逝得何其迅速,感受時光的變遷讓人倍感驚訝。眼神含情地向前走去,內心卻無法自我啓明。美好的相遇何其悠長,又如何能夠安慰我的心情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冬時節的寒冷清冷,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時間的流逝,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寫,如寒風、霜露、蟋蟀和蛩螿,展現了季節更替的變化和生命的律動。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和對生活中美好相遇的嚮往,展現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體氛圍清冷淒涼,但又透露着一種溫暖和對美好的期待。
姚光虞
姚光虞,字繼如。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一五五五)舉人。歷仕十九年,官至慶遠知府。嘗從黃佐學,工詞翰。著有《玉臺》、《薊門》、《西遊》諸稿。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八、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二等有傳。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