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寂上人不遇

何處尋雲暫廢禪,客來還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經案,石冷空消洗鉢泉。 爐裏尚飄殘玉篆,龕中仍鎖小金仙。 須將二百籤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拼音

所属合集

#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hán):佛教用語,指靜坐冥想。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隱士或僧人的住處。
  • 桂寒:指桂樹在寒冷中的狀態。
  • 翻經案:指翻閱佛經的桌子。
  • 洗鉢泉:指用來洗滌僧侶飯鉢的泉水。
  • 玉篆(zhuàn):指香爐中未燃盡的香。
  • (kān):供奉神佛的小閣子。
  • 金仙:指佛像。
  • :指佛經或經文。
  • 支公:指寂上人,即訪問的對象。

翻譯

何處去尋找那位暫時放下禪修的寂上人呢?客人來訪,卻只能在草堂中寄宿一眠。 寒冷的桂樹自然凋落,翻經案上空無一人;石泉冷冽,空自消磨着洗鉢的時光。 香爐裏還飄着殘餘的香菸,佛龕中鎖着小小的佛像。 必須帶回二百卷佛經,才能得到寂上人的指點,恐怕要等到明年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皮日休訪問寂上人不遇的情景,通過環境的描寫和細節的刻畫,傳達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詩中「桂寒自落」、「石冷空消」等句,以自然景象映襯出上人的不在,增添了詩意的深遠。末句「須將二百簽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則透露出詩人對上人的敬仰與期待,以及對再次相見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意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僧的敬仰。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