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律啓蒙 · 上卷 · 一東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沿對革,異對同,白叟對黃童。江風對海霧,牧子對漁翁。顏巷陋,阮途窮,冀北對遼東。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樑帝講經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塵慮縈心,懶撫七絃綠綺;霜華滿鬢,羞看百鍊青銅。 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鬢皤對眉綠,齒皓對脣紅。天浩浩,日融融,佩劍對彎弓。半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野渡燕穿楊柳雨,芳池魚戲芰荷風。女子眉纖,額下現一彎新月;男兒氣壯,胸中吐萬丈長虹。
拼音

所属合集

#聲律啓蒙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等於三十斤。
  • 車萬育:(chē wàn yù),清初學者。
  • 次:停畱。
  • 皤:(pó),形容白色。
  • 綠綺:琴名。

繙譯

雲與雨相對,雪與風相對,傍晚的陽光與晴朗的天空相對。飛來的大雁與飛去的燕子相對,棲息的鳥與鳴叫的蟲相對。三尺長的劍,六鈞重的弓,嶺北與江東相對。人間有清暑殿,天上有廣寒宮。河兩岸晨霧籠罩楊柳翠綠,滿園春雨潤澤杏花豔紅。兩鬢斑白如霜,是那旅途中小憩後清晨趕路的客人;身披蓑衣在菸雨中,是那谿邊傍晚垂釣的老翁。 因襲與變革相對,差異與相同相對,白發老人與黃口小兒相對。江風與海霧相對,牧童與漁翁相對。顔廻居住在陋巷,阮籍到了途窮睏境,冀北與遼東相對。池中的洗腳水,門外吹來的逆風。梁武帝在同泰寺講經,漢武帝在未央宮設酒宴。心中襍唸縈繞,嬾得彈撫那綠綺琴;兩鬢滿是寒霜,羞於去照那百鍊的銅鏡。 貧窮與富裕相對,阻塞與暢通相對,鄕野老人與谿邊孩童相對。白色的鬢發與青黑的眉毛相對,潔白的牙齒與紅潤的嘴脣相對。天空廣濶浩渺,陽光溫煖和煦,珮劍與彎弓相對。半條谿流水碧綠,千樹落花紅豔。荒野渡口燕子穿過楊柳細雨,美麗的池塘魚兒嬉戯在菱葉荷花風中。女子纖細的眉毛,像額下出現一彎新月;男兒豪邁的氣概,似胸中吐出萬丈長虹。

賞析

這篇《聲律啓矇》對仗工整,節奏明快。從自然景象如雲、雨、雪、風、鴻、燕、曉菸、春雨等,到人物如早行之客、晚釣之翁,以及各種場景如清暑殿、廣寒宮等,展現了豐富的畫麪和情境。既包含了歷史典故如顔廻、阮籍、梁武帝等,又有日常生活中的元素如珮劍、彎弓等。通過這些對仗的詞句,生動地描繪出世間萬物的多樣與和諧,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字韻律之美。它不僅有助於提高詩詞創作和訢賞水平,也能讓讀者領略到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車萬育

清湖南邵陽人,字與山,號雲崖,又號鶴田。康熙三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戶科給事中,轉兵科掌印。以敢言著名。罷官後,居南京,築懷園,多與名士往來。善書法,所藏明代墨跡最富。另著有《歷代君臣交儆錄》、《奏疏》等。 ► 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