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 · 最高歌帶

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的癡呆懵懂。高車上纛成何用,一部笙歌斷送。金波瀲灩浮銀甕,翠袖殷勤捧玉鍾。時一縷綠楊煙,扯一彎梨花月,臥一枕海棠風。似這般閒受用,再誰想丞相府帝王宮。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詩磨”句:詩歌琢磨得明淨靈巧。磨,琢磨。推敲。玲瓏,這裏作“靈巧”“生動”講。 高車大纛:高大的車子和旗子,古時顯貴者的車輿儀仗。 金波:指酒言其色如金,在杯中浮動如波。瀲灩:形容水波流動。 “翠袖”句: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此用其句。翠袖:指穿着翠綠衣服的美人。玉鍾:指珍貴的酒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剔透玲瓏:形容詩文精巧細致,如同水晶般透明。
  • 癡呆懵懂:形容醉酒後頭腦不清醒的狀態。
  • 高車:華麗的大車,古代貴族出行乘坐。
  • 纛(dào):古代戰車上用以裝飾的大型旗幟。
  • 笙歌:指音樂和歌唱,常用來形容宴會或歡樂場景。
  • 金波瀲灧:形容酒液如金色波浪,泛著光澤。
  • 銀甕(wèng):銀制的酒壺或酒罐。
  • 翠袖:綠色衣袖,常用來代指女子。
  • 玉锺(zhōng):玉制的酒盃。
  • 綠楊菸:春天楊柳絮飛舞,如菸霧般輕盈。
  • 梨花月:明亮如梨花般的月光。
  • 海棠風:帶有海棠花香的微風。
  • 閑受用:悠閑享受。
  • 丞相府:古代高級官員的官邸。
  • 帝王宮:皇宮,代表權力與地位的象征。

繙譯

詩人的才華被磨礪得如此精致細膩,就像精心雕琢的藝術品;而醉酒後的他顯得有些傻傻的,不問世事。即使乘坐著豪華的車子,掛滿了華貴的旗幟,也衹是爲了那一曲曲的笙歌來度過時光。金黃的酒液在銀制的酒壺中晃動,女子們溫柔地捧著玉盃獻酒。偶爾,春風中飄來一陣陣綠楊的輕菸,一輪明亮如梨花的月光照亮夜空,還有那帶著海棠花香的微風輕輕拂過。這樣的生活,真是悠閑自在,哪裡還想得起那些丞相府和帝王宮的繁忙與尊榮。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醉生夢死、逍遙自在的畫麪,詩人通過對飲酒作詩、賞景享樂的描繪,展現了他對世俗名利的淡泊態度。他以丞相府和帝王宮的奢華生活作爲對比,表達了對簡單生活的曏往和對權力紛爭的厭倦。張養浩通過細膩的筆觸,將人生的樂趣和無拘無束的生活狀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閑適之美。

張養浩

張養浩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今屬山東)人,唐朝名相張九齡的弟弟張九皋的第23代孫。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歲被薦爲東平學正,歷官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等官職。在任監察御史時,因批評時政而爲權貴所忌,被免官。後復官至禮部尚書,參議中書省事。後因其父年邁,無人照顧,於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辭官家居,此後屢召不赴。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特拜陝西行臺中丞,辦理賑災,見饑民困苦萬分,難以賙濟,竟爲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車就道”,不久便積勞成疾病卒。追封濱國公,諡文忠。 ► 1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