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孔子說:“只要自願拿着十餘乾肉爲禮來見我的人,我從來沒有不給他教誨的。”
注釋
束脩(xiū):脩,乾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條幹肉。孔子要求他的學生,初次見面時要拿十餘乾肉作爲學費。後來,就把學生送給老師的學費叫做“束脩”。
賞析
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去有人說,既然要交十束乾肉作學費,那必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之子弟纔有入學的可能,貧窮人家自然是交不出十束乾肉來的,所以孔子的“有教無類”只停留在口頭上,在社會實踐中根本不可能推行。用這種推論否定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過於理想化和幼稚。在任何社會裏,要做到完全徹底的有教無類,恐怕都有相當難度,這要歸之於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二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孝經 開宗明義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二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二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