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曾子說:“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
【另一譯法】
曾子說:“可以把幼小的孤兒和國家的命脈都交付給他,他面臨安危存亡的緊急關頭,卻意志堅定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可以稱爲君子嗎?當然可以稱爲君子了!”
注釋
託六尺之孤:孤:死去父親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歲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託孤,受君主臨終前的囑託輔佐幼君。
寄百里之命:寄,寄託、委託。百里之命,指掌握國家政權和命運。
臨大節而不可奪:大節,國家安危,個人死生之大關節處。奪,強之放棄義。受人之託,守人之寄,一心以之,不可搖奪也。
君子人也:此處君子有兩說:一,受託孤之責,己雖無欺之之心,卻被人欺。膺百里之寄,己雖無竊之之心,卻被人竊。亦是不勝任。君子必才德兼全,有德無才,不能爲君子。此說固是。但後世如文天祥史可法,心盡力竭,繼之以死,而終於君亡國破。此乃時命,非不德,亦非無才,寧得不謂之君子?故知上句不可奪,在其志,而君子所重,亦更在其德。蓋纔有窮時,惟德可以完整無缺。此非重德行而薄事功,實因德行在我,事功不盡在我。品評人物,不當以不盡在彼者歸罪於彼。
賞析
孔子所培養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識、有才幹的人,他可以受命輔佐幼君,可以執掌國家政權,這樣的人在生死關頭決不動搖,決不屈服,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二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二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顏淵篇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二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