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注釋
何有:全意爲“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
如禮何:把禮怎麼辦?
賞析
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爲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爲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爲“賣國主義”了。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孝經 喪親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子路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孝經 紀孝行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二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二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堯曰篇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二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二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十九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二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