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騮馬

· 李白
紫騮行且嘶,雙翻碧玉蹄。 臨流不肯渡,似惜錦障泥。 白雪關山遠,黃雲海戍迷。 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拼音

所属合集

#樂府詩集

譯文

紫騮馬矯捷驕嘶,它那碧玉般的蹄子上下翻騰。 來到河邊卻不肯渡河,彷彿也可惜弄溼錦繡的障泥圍裙。 與吐蕃接壤的白雪戍是那麼的遙遠,黃雲海戍迷離不見。 揮鞭馳騁萬里去,怎麼能老是思念春閨的佳人?

注釋

紫騮馬:即棗紅馬。唐人謂之紫騮,今人稱棗騮。 錦障泥:華美的障泥。障泥,披於馬鞍兩旁的防護織物。用《晉書》王濟事,王濟善識馬性,嘗乘一馬,着錦障泥,臨水馬不肯渡,濟知其憐惜障泥,使人解去,馬遂行。 白雪:唐代戍名,在蜀地,與吐蕃接壤(依王琦說)。 “黃雲”句:謂徵人在黃雲戍守之地因荒漠廣闊而迷失方向。黃雲,唐代戍名,其地不詳(依王琦說)。海,喻廣闊,作“戍”的狀語。

《紫騮【liú】馬》爲盛唐著名詩人李白所著的五言古詩,選自於《全唐詩》的第165卷第12首。此詩創作於盛唐時期,描寫了一位徵人遠戍,思念在家的妻子的形象。

賞析

此詩描述了一位徵人遠戍,思念在家的妻子形象。前四句寫徵人所乘之紫騮馬。以馬的行爲烘托人的感情,馬嘶鳴,引起人的酸楚。馬臨流遲疑,陪襯人的留戀不捨。後四句寫徵人想念在家的妻子。“念春閨”是全詩之眼。關山遠,海戍迷,寫戍邊環境的空曠遼遠,以表現徵人離家空虛的心情。“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不僅路途遙遠,奔波也忙碌,故言不得念春閨。說是無暇念春閨,實則謂雖然路途遙遠,奔波忙碌,但總是放不下春閨之思。“揮鞭”句用倒卷之筆,本應冠於“白雪”句之前。但那樣就顯得平直無波,缺少起伏了。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