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 · 滿庭芳 · 山中雜興 (二首)

人生可憐,流光一瞬,華表千年。江山好處追遊遍,古意翛然。琵琶恨青衫樂天,洄簫寒赤壁坡仙。村酒好溪魚賤,芙蓉岸邊,醉上釣魚船。 風波幾場,急疏利鎖,頓解名繮。故園老樹應無恙,夢繞滄浪。伴赤松歸歟子房[九],賦寒梅瘦卻何郎。溪橋上,東風暗香,浮動月昏黃。
拼音

所属合集

#元曲三百首

注釋

流光一瞬:言光陰如流水一般的逝去。 華表千年:《搜神後記》載:傳說丁令威在靈虛山學道成仙后,化鶴歸來,落於城門華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鶴乃飛鳴作人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塜累累。”華表,古代設在宮殿、城垣或陵墓前的大柱。 翛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琵琶恨”句:白居易,字樂天。他在《琵琶行》中,敘述一個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的故事,末雲:“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 “洞簫寒”句:蘇軾,號東坡,人們呼爲坡仙。他在黃州貶所曾經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並作了前、後《赤壁賦》。在《前赤壁賦》中說:“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此用其事。 風波:指人世間的是非沉浮糾葛。 利鎖、名繮:喻爲名利所控制。柳永《夏雲峯》詞:“向此免名繮利鎖,虛費光陰。” 滄浪:這裏代避世隱居。《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王逸章句:“漁父避世隱身,釣魚江濱,欣然自樂。” “伴赤松”句:赤松,指赤松子,傳說中的仙人。《史記·留侯世家》:“(張良)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穀,導引輕身,”子房,即張良。 “賦寒梅”句:何郎,指何遜,南朝梁的著名文學家。他有《詠早梅》詩:“衝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是這首詩的佳句。清江昉刻《何水部集》此詩下有注運雲:“遜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夕吟詠其下,賦詩云雲。後居洛思之。再請其任,抵揚州,花方盛開,遜對花盤醒終日不能去。”瘦卻:因日夕吟詠而瘦。 “東風暗香”二句:林逋《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勞月黃昏”。這裏是從林詩中翻新出來的。
張可久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