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注釋
哀公:姓姬名蔣,哀是其諡號,魯國國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對曰:《論語》中記載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回答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
舉直錯諸枉:舉,選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錯,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賞析
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孔子一貫的主張。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仍是如此。薦舉賢才、選賢用能,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選官用吏,唯親是舉,非親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幹,也不會被選用。孔子的這種用人思想可說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貴的價值。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二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顏淵篇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學而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二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先進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七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七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爲政篇 · 第四章 》 —— [ 周 ] 孔子
- 《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十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二十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憲問篇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