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這對我能有什麼困難呢?”
注釋
識(zhì):記住的意思。
誨:教誨。
何有於我哉:對我有什麼難呢?
賞析
這一章緊接前一章的內容,繼續談論治學的方法問題。前面說他本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此章則說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於在今天,我們仍在宣傳他的這一教育學說。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先祖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 336篇诗文
孔子的其他作品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一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十八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十四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衛靈公篇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八佾篇 · 第二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相关推荐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子罕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雍也篇 · 第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泰伯篇 · 第十三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里仁篇 · 第十五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鄉黨篇 · 第二十六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公冶長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
- 《 論語 · 述而篇 · 第二十二章 》 —— [ 周 ]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