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四節
譯文
注釋
註釋
- 雪宮:齊宣王的離宮(行宮)。
- 巡狩:「巡」,巡行;「狩」(shòu),打獵。
- 述職:諸侯朝見天子,陳述自己的職守。
- 省(xǐng):視察。
- 睊睊(juàn):因憤恨側目而視的樣子。
- 胥讒:都在怨恨。
- 慝(tè):邪惡。
- 方命:違反命令。
- 荒亡:沉迷於逸樂和荒淫。
- 徵招角招:古樂章名。
- 畜(xù):止,制止。
翻譯
齊宣王在雪宮裏接見孟子。宣王說:「賢人也有這樣的快樂嗎?」孟子回答說:「有。人們要是得不到這種快樂,就會埋怨他們的國君。得不到這種快樂就埋怨國君是不對的;可是作爲老百姓的領導人而不與民同樂也是不對的。國君以老百姓的快樂爲快樂,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爲快樂;國君以老百姓的憂愁爲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爲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爲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爲憂愁,這樣還不能夠使天下歸服,是沒有過的。從前齊景公問晏子說:『我想到轉附、朝儛兩座山去遊覽觀光,然後沿着海岸向南行,一直到琅邪。我該怎樣做才能夠和古代聖賢君王的巡遊相比呢?』晏子回答說:『問得好呀!天子到諸侯國家去叫做巡狩。巡狩就是巡視各諸侯所守疆土的意思。諸侯去朝見天子叫述職。述職就是報告在他職責內的工作的意思。沒有不和工作有關係的。春天裏巡視耕種情況,對糧食不夠吃的給予補助;秋天裏巡視收穫情況,對歉收的給予補助。夏朝的諺語說:「我王不出來遊歷,我怎麼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來巡視,我怎麼能得到賞賜?一遊歷一巡視,足以作爲諸侯的法度。」現在可不是這樣了,國君一出遊就興師動衆,索取糧食。飢餓的人得不到糧食補助,勞苦的人得不到休息。大家側目而視,怨聲載道,老百姓纔會犯上作亂。這種出遊違背天意,虐待百姓,大吃大喝如同流水一樣浪費。真是流連荒亡,連諸侯們都爲此而憂慮。什麼叫流連荒亡呢?從上游向下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流;從下游向上遊的遊玩樂而忘返叫做連;打獵不知厭倦叫做荒;嗜酒不加節制叫做亡。古代聖賢君王既無流連的享樂,也無荒亡的行爲。至於大王您的行爲,只有您自己選擇了。』齊景公聽了晏子的話非常高興,先在都城內作了充分的準備,然後駐紮在郊外,打開倉庫賑濟貧困的人。又召集樂官說:『給我創作一些君臣同樂的樂曲!』大概就是《徵招》和《角招》之類的樂章吧。歌詞說:『制止國君犯錯誤有什麼過錯呢?』『制止國君犯錯誤,使國君依戀於臣子而受到敬重。』 」
賞析
這段內容主要論述了統治者應與民同樂、關注民生。孟子通過齊宣王和齊景公的事例,強調了君主應以民爲本,憂民之憂,樂民之樂,這樣才能得民心,使天下歸服。同時批判了只知自己享樂而不顧百姓死活的行爲。晏子對齊景公的進諫也展現了古代賢臣對君主的正確引導,勸誡君主應遵循正道,關注民生和國家治理。其中關於「流連荒亡」的闡述,生動地指出了不當的遊樂行爲對國家和百姓的危害,具有深刻的警示意義。這段文字體現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對後世統治者的治國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
孟子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富貴不能淫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二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二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