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譯文
孟子說:“沒有什麼不是命運決定的,但順應規律去行事,就會得到正常的命運;因此,知曉天命的人不站在有倒塌危險的牆壁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常的命運,犯法而被處死的人,不是正常的命運。”
注釋
巖牆:高而危的牆。
桎梏:古代束縛犯人的刑具。這裏比喻因犯法而被處死。
賞析
本章論天命。
孟子認爲,人的壽夭順逆貴賤窮達,沒有不是命運決定的。但孟子的立足點是在“順受其正”上,順理而行,順應命運,也就承受正常的命運,沒有什麼神祕的地方了。有些規律不可抗拒,故儒家主張盡人事而聽天命。
看來,孟子認爲,天命雖不可違,但仍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去盡人事,去幹預,去選擇。
“人物之生,吉凶禍福,皆天所命。然惟莫之致而至者,乃爲正命,故君子修身以俟之,所以順受乎此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莫非命也:沒有什麽不是命運決定的。莫,沒有什麽。
- 巖牆:高峻而危險的牆。
繙譯
孟子說:“沒有什麽不是命運決定的,但要順應承受那正常的命運。所以知曉命運的人,不會站在高峻而危險的牆下麪。盡了自己的道義而死去的人,這是正常的命運。因犯罪而受到桎梏刑具迫害死去的人,這不是正常的命運。”
賞析
這段話躰現了孟子對於命運的一種看法。他強調要順應正常的命運安排,要保持謹慎,遠離危險。同時指出,遵循道義而死是正命,因違法犯罪而遭遇不幸則非正命,這反映了他對道德和行爲槼範的重眡,也啓示人們要以正確的方式麪對人生和命運,要奉公守法,堅守道德底線。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十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節 · 三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二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二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