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七節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孟子說:“希求富貴,是人們的共同心理。每個人自身都有可寶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想它罷了。別人給予的尊貴,不是真正的尊貴。趙孟所尊貴的,趙孟也能使他卑賤。《詩經》說:‘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獻上仁德使他滿足。’說的就是已經飽嘗了仁義之德,因而不羨慕人家肥肉、精米的美味;廣爲人知的好名聲集於一身,因而不羨慕別人的錦繡衣裳。”
注釋
趙孟:春秋時晉國正卿趙盾,字孟。此指代有權勢的人。
[2]詩句見《詩經·大雅·既醉》。
[3]德:今人高亨認爲“德”字當作“食”,古德字作“惪”,與食形近而誤(說見其《詩經今注》)。
賞析
本章仍承前面十餘章,論人要修養仁義之德。
孟子認爲,想尊貴,這是人們共同的心理,但人人都有甚至比人自身更尊貴的東西——仁義之德,人們卻不去思考它罷了。自尊者人尊之,自貴者人貴之。趙孟所尊貴的人,同樣可以讓他下賤。只有仁義之德才是真正值得珍貴的,是別人不可剝奪的。
孟子的這些思想,對於我們今天文人們所提出的保持社會良心地位,抵抗金錢與物慾的誘惑,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人之所貴,謂人以爵位加己而後貴也。良者,本然之善也。趙孟,晉卿也。能以爵祿與人而使之貴,則亦能奪之而使之賤矣。若良貴,則人安得而賤之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欲貴者,人之同心也:想要尊貴顯達,這是人們共同的想法 。「欲貴」,想要顯貴,「同心」指共同的心願。
- 人人有貴於己者:每個人自己身上都有可寶貴的東西 。「貴於己者」意思是比自身更寶貴的東西。
- 弗思耳:只是不去思考罷了。 「弗」,不;「思」,思考;「耳」,罷了 。
- 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別人所給予的尊貴,並不是真正高尚的尊貴 。 「良貴」,高尚的、真正的尊貴。
-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趙孟所使之尊貴的人,趙孟也能使他低賤 。 趙孟:晉國正卿趙盾,字孟,他的子孫也稱趙孟。在當時權勢很大,能隨意使人尊貴或低賤。 「賤」 ,使動用法,使……低賤。
- 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出自《詩經·大雅·既醉》。意思是,用美酒使他陶醉,用仁德使他滿足。
- 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不羨慕別人的美食 。 「 膏粱」(gāo liáng):肥肉和細糧,泛指精美的食物。
- 令聞廣譽:美好的名聲,廣泛的讚譽。 「令」,美好;「聞」,聲譽;「廣譽」, 廣泛的稱揚。
- 文繡:華麗的衣服。這裏指高官厚祿的外在表飾 。
翻譯
孟子說:「想要顯貴,這是人們共同的心理。其實每個人自己身上都有比自身更寶貴的東西,只是人們不去思考罷了。別人所給予的尊貴,並不是真正高尚的尊貴。趙孟給予了一個人尊貴的地位,趙孟同樣也能使他變得低賤。《詩經》上說:『用美酒使他陶醉,用仁德使他滿足。』這是說人要是充滿仁義,就不會羨慕別人的美味佳餚;能讓美好的名聲、廣泛的讚譽加於自身,也就不會去羨慕別人的錦繡衣裳了。 」
賞析
這段話中,孟子旨在闡述真正的尊貴並非來自外在的權勢與賜予,而是源於自身內在的仁義道德。他強調每個人自身都蘊含着無比珍貴的價值,即仁義,但人們往往忽視自身這種內在的寶藏,卻去追逐他人給予的、虛幻易變的顯貴。以趙孟的權勢爲例,指出這類依靠他人賦予的尊貴不可靠,因爲可隨時被剝奪。引用《詩經》語句,進一步說明飽享仁義之人,在內能得到精神滿足,對外就不貪圖物質享受,如美味、華服這些外在的東西。孟子通過這樣層層論述,倡導人們向內追求真正能讓生命高貴且穩固的東西,也就是堅守仁義道德,塑造高尚品德,彰顯自己作爲人的尊嚴與價值 ,體現其重精神內涵、輕外在功利的儒家思想,對個人的修身養性和道德提升有着深刻而切實的引導意義 。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十七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十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萬章下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三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