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七節

· 孟子
公行子有子之喪,右師往吊,入門,有進而與右師言者,有就右師之位而與右師言者。孟子不與右師言,右師不悅曰:“諸君子皆與驩言,孟子獨不與驩言,是簡驩也。” 孟子聞之,曰:“禮,朝廷不歷位而相與言,不逾階而相揖也。我欲行禮,子敖以我爲簡,不亦異乎?”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譯文

公行子的兒子死了。右師去弔唁,進了門,有上前去和他說話的,坐定後,又有靠近他的座位和他說話的。孟子不和右師說話,右師不高興,說:“各位君子都和我說話,唯有孟子不和我說話,這是怠慢我。” 孟子聽說了,說:“禮的規矩是,在朝廷上不越過位次來交談,不越過臺階來作揖。我要依禮而行,子敖卻以爲我怠慢他,不是很奇怪嗎?”

注釋

公行子:齊國大夫。右師:官名。其人即王驩,字子敖。 簡:輕視,怠慢。 歷、逾:超越,跨越。 異:奇怪。

賞析

本章寫了個小故事,從中可見王子敖的狂傲,和孟子爲人的一板一眼。 公行子的兒子死了,王子敖、孟子等都去弔喪。王子敖一進去,有些人便“進”“就”而與之交談,只有孟子依舊坐着,不與王子敖說話。 王子敖認爲,這說明孟子輕視他。而孟子的說法,是這樣做只是依禮而行罷了,覺得王子敖的說法有點奇怪。其實從此處可以看出王子敖在孟子眼裏已經是失禮的人了。孟子心裏是鄙夷這種人的,只不過他沒說。 “是時齊卿大夫以君命吊,各有位次。若周禮,凡有爵者之喪禮,則職喪蒞其禁令,序其事,故云朝廷也。歷,更涉也。位,他人之位也。右師未就位而進與之言,則右師歷己之位矣;右師已就位而就與之言,則己歷右師之位矣。孟子右師之位又不同階,孟子不敢失此禮,故不與右師言也。”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