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九節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爲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爲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爲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孟子說:“對大王的不明智,大家不必困惑。天下即使有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後,又凍它十天,沒有能長得了的。我和大王相處的機會太少了,我退居家中,向他吹陰風的人就包圍了他,縱使有善心萌動的情況,我又能對它怎麼辦呢?下棋在各種技藝當中屬於很小的技藝;可是,如果不全心全意,就學不好。弈秋是全國的下棋高手。假如讓弈秋教兩個人學下棋,其中一個人一心一意地學,只聽弈秋的講解。另一個人雖然也聽着,但一心以爲也許會有大雁飛來,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它,雖然和前一個人一起學下棋,但卻不如那個人學得好。是因爲他的聰明程度趕不上人家嗎?當然不是這樣。”
注釋
或:通“惑”,疑惑。
暴(pù):同“曝”,晾曬。
弈(yì):圍棋。數:技藝。
弈秋:古代善弈的人。
鴻鵠(hú):鳥名,即天鵝。繳(zhuó):繫於箭上的絲蠅。
賞析
本章承前八章繼續論述人性。
孟子以爲,人之善良天性需要不斷滋養,不能一曝十寒,否則便會使仁義禮智喪失殆盡,而成爲禽獸。
孟子打了兩個比方,一是植物生長如果一曝十寒,就不能再生長。二是弈秋教弟子學下圍棋,一個弟子專心致志地學習,自然會大有長進;另一個弟子學棋時老想着怎麼打鳥,所以成績不如別人。前一個比方講客觀原因,後一個講主觀原因,可見讓“仁義之心”滋長,必須要環境好,主觀上自己也要努力。只有專心致志才能辦好想做的事情。
“程子爲講官,言於上曰:‘人主一日之閒,接賢士大夫之時多,親宦官宮妾之時少;則可以涵養氣質,而薰陶德性。’時不能用,識者恨之。”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卷 · 萬章下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二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五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