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 解蔽第二十一 [] 荀子

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惑矣。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説,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亂國之君,亂家之人,此其誠心,莫不求正而以自爲也。妒繆於道,而人誘其所迨也。

自春徂秋,偶有所觸 [] 釋迦牟尼

道力戰萬籟,微芒課其功。 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 相彼鸞與鳳,不棲枯枝松。 天神儻下來,清明可與通。 返聽如有聲,消息鞭愈聾。 死我信道篤,生我行神空。 障海使西流,揮日還於東。

論語 · 季氏篇 [] 孔子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爲?」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

論語 · 里仁篇 [] 蔣捷

一掬鄉心,付杳杳、露莎煙葦。來相伴、凄然客影,謝他窮鬼。新緑舊紅春又老,少玄老白人生幾。況無情、世故蕩摩中,凋英偉。 詞場筆,行群蟻。戰場胄,藏群蟣。問何如清晝,倚藤憑棐。流水靑山屋上下,束書壺酒船

論語 · 雍也篇 · 第三十章 [] 孔子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論語 · 泰伯篇 [] 蔣捷

秋本無愁,奈客裏、秋偏岑寂。身老大、忺敲秦缶,懶移陶甓。萬誤曾因疏處起,一閑且向貧中覓。笑新來、多事是征鴻,聲嘹嚦。 雙戸掩,孤燈剔。書束架,琴懸壁。笑人間無此,小窗幽闃。浪遠微聽葭葉響,雨殘細數梧

春夏兩相期 · 壽謝令人 [] 蔣捷

聽深深、謝家庭館。東風對語雙燕。似説朝來,天上婺星光現。金裁花誥紫泥香,繡裹藤輿紅茵軟。散蠟宮輝,行鱗廚品,至今人羨。 西湖萬柳如綫。料月仙當此,小停飈輦。付與長年,教見海心波淺。縈雲玉珮五侯門,洗

資治通鑑• 周紀一 [] 司馬光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

論語 · 里仁篇 · 第五章 [] 孔子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