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七節 [周] 孟子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闢,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八節 [周] 孟子 魯欲使慎子爲將軍。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於堯舜之世。一戰勝齊,遂有南陽,然且不可。” 慎子勃然不悅曰:“此則滑釐所不識也。” 曰:“吾明告子。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九節 [周] 孟子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爲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爲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節 [周] 孟子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 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曰:“不可,器不足用也。” 曰:“夫貉,五穀不生,惟黍生之。無城郭、宮室、宗廟、祭祀之禮,無諸侯幣帛饔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三節 [周] 孟子 魯欲使樂正子爲政。孟子曰:“吾聞之,喜而不寐。” 公孫丑曰:“樂正子強乎?”曰:“否。” “有知慮乎?”曰:“否。” “多聞識乎?”曰:“否。” “然則奚爲喜而不寐?”曰:“其爲人也好善。”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四節 [周] 孟子 陳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則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禮,言將行其言也,則就之;禮貌未衰,言弗行也,則去之。其次,雖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九節 [周] 孟子 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曰:“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曰:“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二節 [周] 孟子 孟子曰:“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爲己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