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六節

· 孟子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譯文

孟子說:“‘仁’的意思就是‘人’。‘仁’和‘人’的意思合起來說,就是‘道’。”

賞析

“仁”,不僅讀音與“人”相同,而且孔子解釋“仁”時曾說“仁者,人也”,就是尊重人,關愛人。所謂“合而言之,道也”,講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所謂“道”,就是“仁道”,今日叫“人道”。 孟子有時用訓詁學的方法解釋哲理,如他用“生”來解釋“性”(本性)。本章也是這樣。 “仁者,人之所以爲人之理也。然仁,理也;人,物也。以仁之理,合於人之身而言之,乃所謂道者也。”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