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萬章下 · 第六節
萬章曰:“士之不託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諸侯失國,而後託於諸侯,禮也;士之託於諸侯,非禮也。”
萬章曰:“君饋之粟,則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義也?”曰:“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則受,賜之則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問其不敢何也?”曰:“抱關擊柝者,皆有常職以食於上。無常職而賜於上者,以爲不恭也。”
曰:“君饋之,則受之,不識可常繼乎?”曰:“繆公之於子思也,亟問,亟饋鼎肉。子思不悅。於卒也,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伋。’蓋自是臺無饋也。悅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悅賢乎?”
曰:“敢問國君欲養君子,如何斯可謂養矣?”曰:“以君命將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後廩人繼粟,庖人繼肉,不以君命將之。子思以爲鼎肉,使己僕僕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堯之於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倉廩備,以養舜於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賢者也。”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萬章說:“士不依靠諸侯爲生,這是爲什麼呢?”
孟子說:“因爲不敢。諸侯喪失了自己的國家,然後流亡國外,依靠別的諸侯爲生,這是禮。士依靠諸侯爲生,是不合於禮的。”
萬章說:“君主所贈的糧食,就接受嗎?”
孟子說:“接受。”
“接受有什麼道理?”
孟子說:“君主對於僑居本國的人,本來就應該賙濟。”
萬章說:“賙濟他,就接受,賞賜他,就不接受,這是什麼道理呢?”
孟子說:“因爲不敢。”
萬章說:“請問爲什麼不敢?”
孟子說:“守門打更的人都有固定的職務,來接受上面的(祿米)給養。沒有固定的職務而接受上面的賞賜,人們以爲這是不恭敬的。”
萬章說:“君主饋贈,就接受,不知道可以經常這樣嗎?”
孟子說:“魯繆公對於子思,屢次問候,屢次饋贈肉食。子思不高興。最後一次,他把使者趕出大門外,向北先磕頭,又拜了兩次,拒絕說:‘今天才知道君主是像養狗養馬一樣地對待我。’大概從此以後不再饋贈了。喜愛賢人卻不能任用他,又不能養他,可以叫做喜愛賢人嗎?”
萬章說:“請問國君要養君子的話,怎樣纔可以叫做養呢?”
孟子說:“先給他傳達君主的旨意,他就先拜兩次,又磕頭,接受下來。以後管倉庫的人常送來糧食,管伙食的人常送來肉食,就不再傳達是君主的旨意了。子思認爲爲了一點肉食使自己不勝其煩地一拜再拜,不是養君子的方式。堯對於舜,打發自己的九個兒子服侍他,兩個女兒嫁給她,百官、牛羊、倉庫都具備,把舜養在田野之中,以後又提拔他到最高的職位,所以說,這纔是王公尊敬賢者的方式。
注釋
託:依靠。
氓:遷移來的人,此指士。周:同“賙”,救濟。
繆公:指魯繆公。亟:屢次。鼎肉:熟肉。
摽(biāo):趕走。稽(qǐ)首:磕頭。再拜:拜兩次。“稽首再拜”,有拒絕之意。“再拜稽首”,有接受之意。
伋:子思之名。
臺:通“始”,才。
將:送。
廩人:管倉庫的小吏。庖人:掌管伙食的小吏。
僕僕爾:煩擾的樣子。
加:猶言提拔。
賞析
本章論君主養賢應有帝堯之道。
戰國有養士之風,但儒士多不在此列。孟子認爲,國君可以賙濟賢士,但不應像魯君對子思那樣,今天送點肉,明天送點米,不斷讓子思打躬作揖,這是對賢士不尊重的表現。
孟子認爲,正確的禮賢下士之法,應該像帝堯對待舜那樣,真正地禮遇賢士,把他們提拔到很高的位子上來,讓他們能發揮作用,使他們有可能治國平天下,而物質待遇的供應在於其次。
“古者諸侯出奔他國,食其廩餼,謂之寄公。士無爵士,不得比諸侯。不仕而食祿,則非禮也。”
“初以君命來饋,則當拜受。其後有司各以其職繼續所無,不以君命來饋,不使賢者有亟拜之勞也。”
“能養能舉,悅賢之至也,惟堯舜爲能盡之,而後世之所當法也。”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二十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離婁上 · 第十六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