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八節
萬章問曰:“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爲之也。於衛主顏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彌子謂子路曰:‘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有命。’孔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而主癰疽與侍人瘠環,是無義無命也。孔子悅於魯衛,遭宋桓司馬將要而殺之,微服而過宋。是時孔子當阨,主司城貞子,爲陳侯周臣。吾聞觀近臣,以其所爲主;觀遠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癰疽與侍人瘠環,何以爲孔子?”
拼音
所属合集
譯文
萬章問道:“有人說,孔子在衛國住在癰疽家裏,在齊國住在宦官瘠環家裏,有這回事嗎?”
孟子說:“不,不是這樣的。這是好事之徒編出來的。他在衛國住在顏讎由家裏。彌子瑕的妻子和子路的妻子是姊妹。彌子瑕對子路說:‘如果孔子住到我家裏,衛國的卿相之位便可得到。’子路把這話告訴孔子。孔子說:‘得不得卿相之位是由天命決定的。’孔子依禮而進,依義而退,得到或得不到都說‘由天命決定’。如果住在癰疽和宦官瘠環的家裏,都是無視道義、無視天命的。孔子在魯國、衛國不得意,又碰到宋國的司馬桓魋將攔截他要殺掉他,孔子換了服裝,悄悄走過宋國。這時孔子正處在困難的境地,住在司城貞子家裏,做陳侯周的臣。我聽說觀察在朝的臣子,看他所招待的客人;觀察遠來的臣子,看他所寄居的主人。如果孔子以癰疽和宦官瘠環爲主人,怎麼能成爲孔子?”
注釋
主癰疽(yōng jū):以癰疽爲主人,指住在癰疽家裏。癰疽:人名,衛靈公所寵幸的宦官。侍人:即“寺人”,宦官。瘠環:人名。
顏讎由:衛國賢大夫。
彌子:衛靈公倖臣彌子瑕。兄弟:姊妹,古亦稱姊妹爲女兄女弟。
桓司馬:宋國司馬桓魋(tuí)。要(yāo):攔截。微服,指更換平常的服裝。
厄:困厄。司城貞子:陳國人。陳侯周:陳懷公之子,名周,後爲楚滅,無諡。
賞析
本章承前幾章繼續評述聖人,本章論孔子。
孔子在世時就譽滿天下。他死後,魯國國君爲他寫悼詞。孔門弟子爲他守孝三年,門徒後學認爲他比堯、舜還要偉大。但是,也有一些對孔子不利的議論和傳聞,說孔子在衛國、齊國時,曾作客於宦官家中,就是這類傳聞之一。
孟子說,孔子在衛國時,住在賢大夫顏讎由家裏,還有人造謠說孔子曾住在衛靈公寵臣彌子瑕家裏,以幹求爵祿。依孔子之爲人,進退都講禮義,怎麼會住在爲世人所不齒的宦官家裏呢?孔子困陳蔡時,曾住在司城貞子家,做了陳侯周的臣子。
孟子最後說,觀察在朝的臣子,就看他們招待什麼客人;觀察外來的臣子,就看他們住在什麼人家裏。像孔子這樣的人如果寄居在宦官家裏,還怎麼能算“孔子”呢?
孟子爲孔子辯誣,一用事實,二依孔子爲人作出推定,這種方法值得借鑑。
“君子小人,各從其類,故觀其所爲主,與其所主者,而其人可知。”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二十七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萬章下 · 第七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四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六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