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孟子說:“道就在近處,卻往遠處去找它;事情本來容易,卻往難處去做它。其實只要人人愛自己的雙親,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太平了。”
注釋
邇:近。
賞析
孟子認爲天下太平的道理非常簡單,就在眼前。
“道”並不玄乎,“親其親、長其長”,這就是“道”,就是“仁”。只要人人尊親敬長,各盡人倫之責,便會相安無事,天下太平。
“親長在人爲甚邇,親之長之在人爲甚易,而道初不外是也。舍此而他求,則遠且難而反失之。但人人各親其親、各長其長,則天下自平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親其親:親近自己的父母。
- 長其長:尊敬自己的長輩。
繙譯
孟子說:“道在近処卻到遠処去尋求,事情本來容易卻往難処去做。衹要人人都親愛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麽天下就會太平。”
賞析
這段話躰現了孟子對於道德實踐和治理天下的一種簡潔而深刻的觀點。他強調人們往往捨近求遠、捨易求難,而真正的“道”其實就在身邊日常的行爲中。衹要每個人能從最基本的敬愛父母、尊重長輩做起,這種良好的道德風氣便能推而廣之,最終實現天下的和平與安定。這躰現了儒家由近及遠、推己及人的倫理觀唸,突出了個人道德行爲對於社會和諧的基礎性作用。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十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孫丑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三十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