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譯文
孟子說:“君子不講信用,拿什麼待人處世呢?”
注釋
亮:同“諒”,誠信。執:秉持。
賞析
本章論誠信爲立身之本。
孟子一方面說:“君子不亮,惡乎執?”另一方面卻又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離婁下》)
這種自相矛盾,其實正是原則與變通二者的對立統一。一句話,要大信,不要小信;要在原則問題上講信用,不要拘泥固守於小節上的一成不變。
“惡乎執,言凡事苟且,無所執持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亮:同“諒”,誠信。
繙譯
孟子說:“君子不講求誠信,又怎麽能保持操守呢?”
賞析
這句話強調了誠信對於君子的重要性。君子若沒有誠信,就難以堅守自己的原則和品德。誠信是一種基本的道德準則,它是維系人際關系、社會秩序的重要基石。衹有秉持誠信,君子才能在各種情境中堅定不移,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行和道德操守。同時,這也提醒人們在爲人処世中都要重眡誠信,以誠信作爲立身処世的根本。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一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二十八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下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三十五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十八節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九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六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盡心下 · 第十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二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四節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孫丑上 · 第二節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