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一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於旻天,何爲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 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於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二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詩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 萬章曰:“舜之不告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三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象日以殺舜爲事,立爲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萬章曰:“舜流共工於幽州,放驩兜於崇山,殺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四節 [周] 孟子 咸丘蒙問曰:“語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堯帥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誠然乎哉?” 孟子曰: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五節 [周] 孟子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然則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 “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六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人有言:‘至於禹而德衰,不傳於賢而傳於子。’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昔者舜薦禹於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喪畢,禹避舜之子於陽城。天下之民從之,若
孟子 · 第十三卷 · 盡心上 · 第十五節 [周] 孟子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七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湯’有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於有莘之野,而樂堯舜之道焉。非其義也,非其道也,祿之以天下,弗顧也;繫馬千駟,弗視也。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八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或謂孔子於衛主癰疽,於齊主侍人瘠環,有諸乎?” 孟子曰:“否,不然也。好事者爲之也。於衛主顏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彌子謂子路曰:‘孔子主我,衛卿可得也。’子路以告。孔子曰:‘
孟子 · 第九卷 · 萬章上 · 第九節 [周] 孟子 萬章問曰:“或曰:‘百里奚自鬻於秦養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秦穆公。’信乎?” 孟子曰:“否,不然。好事者爲之也。百里奚,虞人也。晉人以垂棘之璧與屈產之乘,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百里奚不諫。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