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離婁下 · 第十六節

· 孟子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拼音

所属合集

#孟子

譯文

孟子說:“用善來使人服輸,沒有能使人服輸的。用善來薰陶教養人,這才能使天下人信服。天下人不能心服,卻能統一天下的,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賞析

本章論王道的途徑——“以善養人”。 孟子認爲,王道的核心是仁政。以仁爲根本,可以生髮出義、禮、智等等,這些就是“善”。 孟子認爲,用“善”來臣服別人,迫使別人俯首稱臣,這並不能真正地讓人歸順。如果用“善”來教育培養別人,即所謂“養人”,這才能使別人真心歸順。只有真心歸順了,你的“善”,你的治國平天下的方略纔可以實行。由此可看出教育的重要性,“百年大計,教育爲本”。 “服人者,欲以取勝於人;養人者,欲其同歸於善。蓋心之公私小異。而人之向背頓殊,學者於此不可以不審也。”

孟子

孟子,名軻,或字子輿,華夏族(漢族),鄒(今山東鄒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追封孟子爲“亞聖公”,尊稱爲“亞聖”,其弟子及再傳弟子將孟子的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共同編寫完成。 ► 271篇诗文